English

为网络文化的心理诊脉

2000-11-30 来源:光明日报 陈 波 我有话说

网络的崛起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和烦恼:上网成瘾、网络犯罪、网上色情、网络病毒、电脑黑客……

互联网的产生和飞速发展是20世纪末的一个奇迹。它用以往任何一种方式都望尘莫及的速度将时间、空间造成的障碍无情抛开,在全球范围内为人们传递着信息。它的出现,使全世界变成了名符其实的“地球村”,揭开了人类数字化生存的新时代。

马克思曾经说过:“新技术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影响是无法想象的”。经济历史学家罗伯特·海伯罗纳也有一句名言:“往往是技术变革的力量已经释放出来了,而控制或指引技术的力量却很幼小”。面对崛起的互联网,面对正在给人类行为和社会结构带来巨大影响的这一新的技术变革,人们控制或指引它的力量的确显得相形见绌。

网络技术的崛起正是这样。几乎是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互联网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和烦恼:上网成瘾成为人们心理异常的新型疾患;形形色色的网络犯罪使各国安全部门不得不成立新的机构给予密切关注;网上的色情传播已成为新的社会问题;网络病毒的侵扰使数以万计的电脑顷刻间陷于瘫痪;黑客逞强竟将声名显赫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置于尴尬的境地……,这一切正是发明、建构和使用互联网的人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人们利用互联网,而互联网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自身。

然而,人类不曾向任何困难低过头。更何况互联网是人类的创造物。人们已经把审慎的目光投向互联网,开始了自己理性的思考。《互联网心理学》就是这种思考的成果。

《互联网心理学》一书,体现着智慧的力量。你不得不佩服作者帕特·华莱士博士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做为美国马里兰大学商学院知识和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对心理学理论和互联网的发展都有深入的研究,她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互联网现状所作的分析显得得心应手。生动的语言、有趣的事例、精练的概括,使你就像是跟随着一位心理学家对色彩纷呈的网络世界进行了一次饶有兴味的遨游。

互联网的虚拟空间在以它巨大的诱惑力给人们带来无限乐趣的同时,对人的心理也产生着强大的冲击。在网络高速发展的美国,这种冲击表现得更加充分。作者对互联网与人们之间难以割舍的种种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剖析。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为什么人们会上网成瘾?在互联网络中人的个性是如何体现的?人们通过网络传递给对方的印象是怎样被扭曲的?网上的面具和伪装有着什么样的心理学特征?网络是如何使团体间合作或造成冲突的?网上的攻击心态是如何形成的?网络爱情的萌发与结果究竟怎样?网络中的利他主义和色情现象又如何理解?书中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和解答是每一位接触过互联网的读者都最为关心的话题,因为目前我们同样被这些问题所困扰,正渴望对它进行系统的、深入的思考。

如果你对心理学情有独钟,那么,从阅读中将会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书中描述了不少从心理学角度设计的有趣实验。观察实验的全过程,了解参试人员的种种表现,听听专家对结果的分析,你能更深刻地了解与互联网相联系的心理现象。同时还使你领略到一个心理学家工作时的那种细致入微和匠心独运的风格。

该书的吸引力还在于:它努力引导人们利用有关知识,探讨改善互联网心理学“气候”的途径。作者认为,互联网不仅是一项新技术,作为创造者、建构者和使用者,人类可以对这个环境施加更多的影响,兴利除弊,让互联网更多地造福于人类。它能带给读者许多心理学和互联网方面的科学知识,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感到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对科学的认识水平都大有提高。难怪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C·C·格雷厄姆先生说:“在数字化生存的时代,任何想知道自己是谁、在什么地方和如何有效地控制未来的人,都必须读读华莱士博士的这部著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